编辑推荐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给孩子过目不忘美的教育。《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根据著名美学家李泽厚的力作《美的历程》删编而成,保留了适合孩子、也有必要让孩子阅读的内容,并配以109幅图片。以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观点讲述了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美”的发展历程,将“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清楚、具体地呈现在孩子眼前,给予孩子美的教育和欣赏美的能力。
★ 包罗万象的中华艺术通史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在不到十万字的篇幅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中国八千年的艺术发展历史,涉及数百种艺术作品,贯通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并对它们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讲解,从艺术本身延伸至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是一部凝练、全面的艺术通史。
★ 简明扼要的美学通俗读本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语言优美灵动,观点简洁明了,使孩子不但轻松领略中国古代艺术之美,还能收到美文的熏陶。从对“美”的初步感知、体悟,到对艺术知识、精神的系统吸收,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阅读时都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收获。
★ 百余幅图片再现经典魅力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特别收录一百多幅古代艺术品图片,全部选自《中国美术全集》,它们与文字相互映照,还原再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经典辉煌与丰富,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并大大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 美学名家具有影响力之作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的作者李泽厚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具有影响力的学者。《美的历程》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被誉为当代经典,中国艺术入门书。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如此称赞:“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媒体推荐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在新时期的重要著作,它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北京电视台
内容简介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艺术本来是在一定时空中的。它有时代性、历史性,但恰恰又是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画幅上、电影中、诗词小说里,就是这种凝冻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艺术通过这种凝冻把它变而为体验众多人生的心理途径,直接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确证人类的生存和个人的存在。
本书是李泽厚年轻时期的力作,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美的历程,是有独特观点的、简明扼要的中华艺术史。此次将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删节,保留适合孩子看,也有必要让孩子阅读的内容,并根据内容配上了109幅图片,使之更容易理解,也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味。
作者简介
李泽厚,湖南长沙宁乡县道林人,生于1930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和哲学、美学、伦理学研究。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美学四讲》等。
目录
序:致亲爱的年轻读者们
一 龙飞凤舞 / 001
二 青铜饕餮 / 031
三 先秦理性精神 / 055
四 楚汉浪漫主义 / 077
五 魏晋风度 / 101
六 佛陀世容 / 127
七 盛唐之音 / 161
八 韵外之致 / 191
九 宋元山水意境 / 211
十 明清文艺思潮 / 249
结语 / 285
前言
序:致亲爱的年轻读者们
《美的历程》是一本讲欣赏中国传统文艺的书,1981 年出版的。一些好心的阿姨、叔叔做了许多压缩删削,给书名加了几个字,特地送给你们。我不清楚如何挑选了这本书,自己年纪大,视力差,不能细看,也不大清楚是如何删削压缩的。但她(他)们认为我是原作者,必须说几句话,即“表个态”,写个序。
我也不知道这态和序如何表如何写,我十分感谢她(他)们看中了这本书,又费心费神,做了适合于你们阅读的删削压缩的工作,郑重向你们推荐,认为对你们有帮助。这当然使我非常高兴。但同时我又觉得,十之六七甚或十之八九,你们不会喜欢读这本书,可能还是太深了一点,用宋丹丹小品中的话来说,这本书仍然是那“相当地”难读、“相当地”难懂。
本来,文学艺术就相当庞大、复杂、多样,中国传统又那么长久,要串起来,读下去、搞明白,就更麻烦、更费劲,也就更难得有兴趣了。
那么,为什么要读这些东西呢?
这是个大问题。
很难讲。
有各种不同的讲法。下面的讲法,是抄录我以前说过、但可能更难懂的几段话:
如同物质的工具确证着人类曾经现实地生活过,并且是后代物质生活的必要前提一样,艺术品也确证人类曾经精神地生活过,而且也是后代精神生活的基础和条件……艺术品作为符号生产,其价值和意义即在这里。这个符号系统是对人类心理-情感的建构和确认。
——《美学四讲》1989
艺术本来是在一定时空中的。它有时代性、历史性,但恰恰又是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画幅上、电影中、诗词小说里,就是这种凝冻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艺术通过这种凝冻把它变而为体验众多人生的心理途径,直接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确证人类的生存和个人的存在。
——《美学四讲》1989(略有删削)
…… 认识的因素在艺术里面,就像水里放了盐,喝水知道咸味,但你看不见盐,也就是你可以感觉到,但不一定很明确。所以,艺术有它的多义性、不明确性、朦胧性。
——《在电影艺术讨论会上的发言》1986
有人说,既然是心理情感的构建,那便与培育“一颗中国心”也有关系。但有这么重要和严重吗?我不知道。我只愿你们在这多义、朦胧和不明确性的领悟琢磨中,能读出些中国传统的味道和兴致来。 祝读这本书快乐
李泽厚
2016 年5 月22 日
后记
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但不知鸟瞰式的观花,能够获得一个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否?
艺术的各种突出的不平衡性,经常使人怀疑究竟能否或应否做这种美的巡礼。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维列克(Rene Wellek)就反对做这种探究(见其与沃伦合著《文学概论》)。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做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然而,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而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正如这个时候,哲学思辨也可以更发达一些,因为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而不同于在太平盛世沉浸在物质岁月中而无须去追求精神的思辨、解脱和慰安一样……总之,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从而,作为美的历程的概括巡礼,也就是可以尝试的工作了。
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进入新世纪的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呢?如果说,前面是一个困难的艺术社会学的问题,那么这里就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更为困难的审美心理学问题。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提过这个问题。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而从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譬如说,凝冻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积淀在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感和心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然而,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倏忽即逝、不可捉摸。它不会是神秘的集体原型,也不应是“超我”或“本我”。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魂灵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人性”吧?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么,尽管如此匆忙的历史巡礼,如此粗糙的随笔札记,对于领会和把握这个巨大而重要的成果,该不只是一件闲情逸致或毫无意义的事情吧?
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试读章节
2 琳琅满目的世界
尽管儒家和经学在汉代盛行,“厚人伦,美教化”“惩恶扬善”被规定为从文学到绘画的广大艺术领域的现实功利职责,但汉代艺术的特点却恰恰是,它并没有受这种儒家狭隘的功利信条的束缚。刚好相反,它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的形象画面,极有气魄地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意或无意地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作为人的有机或非有机的躯体而表现着的。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这才是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
首先,你看那神仙世界。它很不同于后代六朝时期的佛教迷狂(见第六章)。这里没有苦难的呻吟,而是愉快的渴望,是对生前死后都有永恒幸福的祈求。它所企慕的是长生不死,羽化登仙。从秦皇汉武多次派人寻仙和求不死之药以来,这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并没有舍弃或否定现实人生的观念(如后代佛教)。相反,而是希求这个人生能够永恒延续,是对它的全面肯定和爱恋。所以,这里的神仙世界就不是与现实苦难相对峙的难及的彼岸,而是好像就存在于与现实人间相距不远的此岸之中。也由于此,人神杂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豹尾虎齿(《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的原始神话与真实的历史故事、现实人物之纷然一堂,同时并在,就并不奇怪。这是一个古代风味的浪漫王国。
但是,汉代艺术中的神仙观念又毕竟不同于远古图腾,也区别于青铜饕餮,它们不再具有在现实中的威吓权势,毋宁带着更浓厚的主观愿望的色彩。即是说,这个神仙世界已不是原始艺术中那种具有现实作用的力量,毋宁只具有想象意愿的力量。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想象中,不是在理论思维中而是在艺术幻想中,保持着直接的交往和复杂的联系。原始艺术中的梦境与现实不可分割的人神同一,变而为情感、意愿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得到同一。它不是如原始艺术请神灵来威吓、支配人间,而毋宁是人们要到天上去参与和分享神的快乐。汉代艺术的题材、图景尽管有些是如此荒诞不经,迷信至极,但其艺术风格和美学基调既不恐怖威吓,也不消沉颓废,毋宁是愉快、乐观、积极和开朗的。人间生活的兴趣不但没有因向往神仙世界而零落凋谢,相反,是更为生意盎然,生机蓬勃,使天上也充满人间的乐趣,使这个神的世界也那么稚气天真。它不是神对人的征服,毋宁是人对神的征服。神在这里还没有作为异己的对象和力量,毋宁是人的直接伸延。
其次,与向往神仙相交织并列,是对现实世间的津津玩味和充分肯定。它一方面通过宣扬儒家教义和历史故事——表彰孝子、义士、圣君、贤相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更通过对世俗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多种描绘表现出来。如果说,神仙幻想是主体,那么它们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双翼。汉石刻中,历史故事非常之多。例如,“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聂政刺韩相”“管仲射桓公”“狗咬赵盾”“蔺相如完璧归赵”“侯嬴朱亥劫魏帅”“高祖斩蛇”“鸿门宴”……各种历史人物,从孔子到老莱子,从义士到烈女,从远古历史到汉代人物,无不品类齐全,应有尽有。其中,激情性、戏剧性的行为、人物和场景(例如行刺),更是兴趣和意念所在。尽管道德说教、儒学信条已浸入画廊,也仍然难以掩盖那股根底深厚异常充沛的浪漫激情。
与历史故事在时间上的回顾相对应,是世俗生活在空间上的展开。那更是一幅幅极为繁多具体的现实图景。以最为著名的山东(武梁祠)、河南(南阳)、四川(成都)三处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为例:
山东:关于现实生活的有宴乐、百戏、起居、庖厨、出行、狩猎以及战事之类,于是弄蛇角觝之戏,仪仗车马之盛,物会大典,生活琐事,一切文物制度都一一摆在我们眼前了。
图中描写了步战、骑战、车战和水战的各种情况。战斗中使用了弓矢、弩机、矛盾、干戈、剑戟等兵器。
…… 左半部下两层描写的是车骑和庖厨。上层描写的是舞乐生活。图中有男有女、有人弹琴、有人吹壎,有人吹篪,还有人在表演着杂技。
表现冶铁的劳动过程。自左而右,首先是熔冶,接着是锤凿,工人们紧张地集体工作着(按:实即奴隶劳动)。
在丛林中野兽很多,农父们都在辛勤地垦荒。……一个人引牛、一个人扶犁,还有一个人正在执鞭呼喝着。河南:一、投壶图像,二、男女带侏儒舞,三、剑舞,四、象人或角觝,五、乐舞交作图像。
四川:…… 又一方砖,上下分为两图,上图二人坐水塘岸上,弯腰张弓衬着水中惊飞起来的水鸟,有些鸟在水中作张翅欲飞之状,…… 水中的鱼和莲花以及岸上的枯树等,整个画面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方砖的下图是一个农事的场面……
这不正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吗?从幻想的神话中仙人们的世界,到现实人间的贵族们的享乐观赏的世界,到社会下层的劳动者艰苦耕作的世界。从天上到地下,从历史到现实,各种对象、各种事物、各种场景、各种生活,都被汉代艺术所注意,所描绘,所欣赏。上层的求仙、祭祀、宴乐、起居、出行、狩猎、仪仗、车马、建筑以及辟鬼、禳灾、庖厨等等。下层的收割、冶炼、屠宰、打柴、舂米、扛鼎、舞刀、走索、百戏等等。各种动物对象——从经人们驯服饲养的猪、牛、狗、马,到人所猎取捕获的雁、鱼、虎、鹿等等,各种人兽战斗、兽兽格斗,如“持矛刺虎”“虎熊相斗”“虎吃大牛”等等。如果再联系上面讲的神话——历史故事、幻想的龙凤图腾……这不正是一个马驰牛走、鸟飞鱼跃、狮奔虎啸、凤舞龙潜、人神杂陈、百物交错,一个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而异常热闹的世界吗?
黑格尔《美学》曾说17 世纪荷兰小画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细节—— 例如一些很普通的房间、器皿、人物等等做那样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现了荷兰人民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对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因之在平凡中有伟大。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许多很一般的东西,诸如谷仓、火灶、猪圈、鸡舍等等,也都如此大量地、严肃认真地塑造刻画,尽管有的是做明器之用以服务于死者,也仍然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其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它们一无遗漏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示出来。汉代艺术中如此丰富众多的题材和对象,在后世就难以再看到。正如荷兰小画派对日常世俗生活的玩味意味着对自己征服大海的现实存在的肯定一样,汉代艺术的这种丰富生活场景也同样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比起荷兰小画派来,它们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要远为宏伟巨大。这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第一次得到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华帝国的繁荣时期的艺术。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邈远的神话幻想的结合,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这就是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
画像石(或砖)已经没有颜色,但在当时的建筑、雕塑、壁画上,却都是五彩斑斓的。今天不断发现的汉墓壁画和陶俑证实了这一点。
内文图片
商品评价
100%好评
共有0人参与评分评价商品